首 页 |
![]() |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
首 页 |
![]() |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
课题名称 |
两河学校贫困生厌 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课题编号 |
|
主持人姓名 |
龙 迹 |
单 位 |
花垣县两河学校 |
联系电话 |
13762151755 | ||
主 要 过 程 与 经 验 |
由专门的课题组牵头、实施课题的研究,并精选思维活跃、积极进取、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学校各子课题组与总课题组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积极参加课题组各项活动。 1、确立课题和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发动、理论学习和课题准备。 2、以学校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探寻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成员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优化课题研究。 4、在调查、统计、分析中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促进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情况的转变,排除心理障碍,建立健康的心态,塑造健康、积极的心理行为。 5、将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校的教学实施提供详实、可行之有效的策略。 6、注意收集原始资料,分类保存,分析、归纳。 7、定期召开阶段小结,交流提炼,共同提高。 | ||
初 步 形 成 重 要 研 究 观 点 初 步 形 成 重 要 研 观 点 |
1、对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的实施,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和谐的重视。能够在经济较滞后的民族地区,缓解民族地区大量贫困生承受极大心理压力,减少贫困生的焦虑厌学现象。 2、两河学校在时代的冲击下也不能独善其身。贫困生厌学现象严重,在两河学校有42%的贫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2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35%。这一状况如果得不到扭转,必将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也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利的冲击,背离了教育教书育人、报效祖国的初衷。 3、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贫困生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 (1)、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 (2)、无故迟到、早退、欠交作业、故意在课堂打闹、无端惹是生非,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3)、将上学当监狱,认为是折磨,从内心厌恶上学及学习的一切事宜,甚至选择辍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4、贫困生厌学心理初步分析: (1)、失落的自尊 (2)、人际关系边缘化与孤独感 (3)、贫寒的漫长导致的苦闷 (4)、命运的主宰与学业的恐惧 (5)、情感的缺乏与幼稚 5、厌学的疏导策略 (1)、培育健康心理 (2)、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3)、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生救助 (4)、情感教育的感化和提升 (5)社会、家庭、学校的携手合力 6、课题的实施,有利于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出发,借鉴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强调人格尊严、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认识,指导我校在民族地区贫困生厌学研究工作的进步,促使我校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存 在 问 题 及 下 步 打 算 |
1、论文 州一等奖 龙荣生 《两河中学贫困生厌学情绪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州二等奖 龙 迹 《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现状与疏导》 吴青凤 《浅谈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的主要问题》 李小嫦 《两河学校贫困生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州二等奖 李振宇、龙爱心等共13篇。 2、辅导与转化 组织教师分析贫困生的厌学现状,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共转化学生85人,缓解厌学情绪123人,逐步扭转厌学的现象。 (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不够深入,探究活动的开展次数还应增加,融入教育教学的贫苦生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深度不够。 2、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厌学个案分析、资料等还未能及时整理、系统分析,并上升为理论,推广工作和开展还不够广泛。 (二)、下步打算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开展课题形势论坛,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修养,针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难题,不断展开理论与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深入校园开展案例研讨、学术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论文,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 3、筹措更多资金用于课题研究,加大开展活动力度,更行之有效的把研究课题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